西城谕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143章 打都没打刘晔就投了

第143章 打都没打刘晔就投了(1 / 3)

在步练师的小心伺候下,诸葛瑾休息得很好,次日一早醒来,倍觉神清气爽。

洗漱更衣用膳,然后步练师伺候他穿上锁子甲,外套文官罩袍,腰缠银印青绶,佩上宝剑,这才施施然去到校场,点兵登船出征。

汉绶很长,金紫、银青都有一丈七尺,折算过来就是四米。如果只折叠一次,绝对会拖在地上。所以正常人起码都会对折三次,除以八还有半米长、才能挂在腰上。

诸葛瑾穿的锁子甲,跟普通将领的玄甲、札甲相比,腰上的承重非常大。

别人穿的玄甲,分量都是靠肩膀挂住,而锁子甲只有上半身是肩膀受力,下半身则完全系在腰上受力。

诸葛瑾腰带上又要挂宝剑,又要挂四米长叠起来的绶带,还有一条十五斤三十汉斤的铁环软裤不能往下掉,走路都有点不方便。

校场阅兵誓师的环节,着实把诸葛瑾累惨了。但他还是强作威严,站得很挺,很有伏波将军的气势,一直坚持到目送甘宁太史慈全部登上战船,他才最后登船。

……

“看来以后要学阿亮那样好好健身了,每天就该穿着锁子甲办公,就当是负重训练,有空再练练射箭和剑法,反正也不用打赢谁,只是强身健体。”

回到斗舰的船舱内,躺在硬板木床上呼呼喘粗气时,诸葛瑾终于有所反省。

历史上的这具肉身好像活到了六十八岁,可见诸葛家的长寿基因还是不错的,二弟只活了五十四岁,说到底是没养肝护肝。不过自己要是不注重锻炼,以汉朝的医疗条件,还能不能活到六十八岁都不好说了。

诸葛瑾前世也不太喜欢体育运动,毕竟他当时只是个教书的。不过他素来信奉兴趣主义,就算不爱运动,也可以选一些趣味性比较好的运动来玩,那样就比较容易坚持。

骑马,射箭,游泳,这些有点儿器材和场地要求,又好玩的运动,就是最好的选择。

剑道相比而言反而有点枯燥,毕竟是无实战的空挥,容易无聊。不过也可以找点本来就需要屠宰的禽畜实战练练手。

诸葛瑾不知不觉间,也在被二弟诸葛亮的努力所改变着,他这个当大哥的,可不能明显落后呐。

躺在床上喘了一会儿,舱门口甘宁和太史慈联袂而来,有军务要请教。

诸葛瑾也连忙收起颓废的姿态,重新抖了抖锁子甲,故作威严地坐到帅案前,清了清嗓子,这才让二将入内。

太史慈、甘宁鱼贯而入,行过礼后,甘宁率先开口请示:

“将军!我军启航半日,派走舸四出侦哨,已探明大泽北岸之空虚,更甚往常。若是我军改变计划,突袭寻阳,或许能一鼓而定!

不如随机应变,改动一下进兵方略吧!末将愿为先锋!”

甘宁提到的寻阳,就是后世安徽的黄梅县、唐朝白居易时的浔阳县。

汉朝的彭蠡泽比后世的鄱阳湖要大很多,后世位于长江北岸、安徽黄梅县境内的龙感湖、大官湖,在汉朝的时候,还是跟彭蠡泽主体连为一体的。后来湖面淤塞缩小、水位下降,才与鄱阳湖分隔开来。

所以汉朝的寻阳县,是直接濒临彭蠡泽的,位于湖的正北岸,寻阳、柴桑、彭泽三县,成鼎足之势,分别扼守彭蠡泽与长江、赣江切割出来的丁字河口一侧。

诸葛瑾从柴桑出兵,遇到的第一个北岸敌军据点就是寻阳,驶出彭蠡泽后,再往下游航行一天多,才到皖口或者说后世的安庆。

甘宁一個月前侦查时,还发现寻阳有重兵驻守,毕竟这是刘勋对抗诸葛瑾的最前沿,不得不防。

此次再来,却发现敌军数量骤减,应该是赵云和张飞那两路的攻势,临时迫使袁术调走了庐江的很多守军,这种空虚之状,不能不让甘宁这样的好战者眼红。

他可是“都尉大圆满境界”,就差一丁点能升校尉、追平太史慈了,如何不急。

部下好战,这是好事,但诸葛瑾有自己的计划,也不能随便打乱。所以他只是先冷静地问问太史慈,看他有什么意见。

太史慈想了想,中肯地说:“末将也觉得寻阳不先拿下,如骨鲠在喉,我军越过寻阳而先攻皖口,总觉得后路不畅。但将军新研了攻城利器,首次发难必能使刘勋猝不及防。

这种猝不及防若是浪费在寻阳小县上,而不能用于皖城,似乎有点太浪费了。”

太史慈倒不是觉得寻阳不该攻,他只是相信诸葛兄弟弄出来的新式大杀器,首战肯定能赢得一个巨大战果。这种有限的机会,不该浪费在小地方。

诸葛瑾微微一笑,虽然太史慈也是支持他不多生枝节的,但思路并不一致,既如此,诸葛瑾也不吝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我也不建议横生枝节改攻寻阳,但理由和子义不同。你们担心的都是不拿下寻阳,会威胁我军后路。

但刘勋的水军早已被我军打得龟缩进皖水,丝毫不敢露头。长江沿岸,一条袁军战船都找不到了。如此,我们有什么好担心后路的?

何况南岸都是我军驻地,就算不便回柴桑,也能在南岸虎林等处靠岸,就近补给,这已是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寻阳、蕲春等地,一旦我们拿下皖口、皖城,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 舍弟诸葛亮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抗清 中世纪崛起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靖难攻略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