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谕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217章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第217章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1 / 3)

孟津之战后半个月。

两度立功、但也身负弩伤的吕布,终于坐在软垫减震的马车里,缓缓回到了许都的宅邸。

那日突阵乱战、击杀颜良后,曹军取得了一场小胜,也挫败了袁军的锐气。

但袁绍派来的主力,依然有名将麹义带领,河内整体战局依然没有决定性改变。

原本在徐州时、屡战屡败气势已颓的吕布,在侥幸偷袭杀掉状态不佳的颜良后,却鼓起了信心,后续又被曹操利用了一次,带他去怀县出战麹义。

两军惨烈大战一场,各自死伤惨重。曹操试图趁着颜良已死、袁绍派来的骑兵部队折损严重的契机,利用机动性优势包抄凌捣袁军阵势。

但麹义素来擅长以弩破骑,当年的公孙瓒便是教训。即使曹操已经特地研究过公孙瓒当年吃亏的原因,稍稍做出了调整,但麹义这几年也在进步,最后只是两败俱伤。

吕布觉得自己处在回升期,仗着杀死颜良的余威,还想冲阵麹义的中军。

最终事实证明:孟津之战他只是占了偷袭的侥幸,以及颜良刚好奔驰数十里而来、体力下降状态不佳的便宜。

而这次麹义早有提防,根本不会亲临第一线,还在自己旁边列了密密麻麻的大戟卫士、外有弩阵,根本不可能让敌将冲过来。

吕布最终在怀县之战中付出了代价,被数根先登营的弩箭射中,大部分没有穿透他的铁甲,只有一根在大腿上形成了贯穿伤,还有好几根把吕布的战马射死了——

好在曹操为了防止吕布逃跑,这两战都没允许他骑赤兔马,所以射死了也不惋惜。

幸亏最后关头,吕布意识到已经无法带队突破,在距离麹义大约还有一百五十处、用他专用的五石强弓和破甲锥箭,对着麹义的方向连射,也射中了麹义一箭,导致麹义同样重伤。

毕竟这个时空没机会发生“辕门射戟”了,诸葛瑾在本该辕门射戟前几个月穿越了过来、改变了后续走向,没让刘备回去对吕布服软。

所以如今天下人对于吕布神射之名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的。麹义只防了吕布带骑兵冲阵,却疏于提防冷箭,也算是付出了代价。

但麹义也不愧名将之风,竟忍住了伤痛,没让自己中箭的消息扩散开来,还指挥身边侍卫砍断箭杆,模仿刘邦的“虏中吾趾”伎俩维持士气。在逼退曹军之后,他才下令有序收兵,然后昏迷了过去。

而随着曹军退去,怀县城内的杨丑守军当天就出现了军心的巨大动摇。

毕竟怀县守军不知道麹义也重伤了,只看到“围点打援”的援军被围军击退了。

怀县守军中一個军司马、还有一小撮其他军官开始跟袁绍联络,愿意献门以求活命并保住官职。麹义本人已经负伤,无力指挥此战,就让自己的副将带着降将眭固等人负责攻城,利用内应献门杀了杨丑。

只能说,颜良、吕布、麹义,都为自己的狂傲或者说“飘”付出了代价,谁飘谁死伤,之前的侯成宋宪魏续也是一样。

曹军一方吕布负伤退场后,袁绍那边却继续加力。

短短几天之后,又派来了大将郭图、文丑增援麹义。听说麹义重伤不能履职后,袁绍让麾下文士又另上一表,表奏郭图为司隶校尉,虽然他知道曹操还是不会批的,许都朝廷认可的司隶校尉始终是钟繇。

曹操忧虑不已,再次请教心腹谋士郭嘉等人群策群力。

郭嘉思虑再三,献策说:“明公执掌河内,于国法、大义皆有凭据。袁绍此前以麹义为掩饰,强攻河内,皆以讨伐国贼杨丑为借口。

如今怀县已经攻破,杨丑已被投降麹义的眭固杀死,不如暂时设法与袁绍讲和,拖延数月时间,再从长计议。明公只需暗示袁绍:接受他攻打河内的借口,朝廷会保证不再追究。

河内怀县以东以北诸县,袁绍已经占领的,我们也暂时认了,不要求拿回来。但希望袁绍立刻停战,不要再进攻野王、温县等地,这样我军在雒阳以北的黄河对岸,好歹还有一道缓冲。

袁绍如果在杨丑死后、朝廷已经戡乱反正的情况下,还坚持进攻,那就是目无朝廷了。”

曹操一想很有道理,确实袁绍至今为止,都只是想制造摩擦,而没敢正式开战、公然背叛朝廷,说明袁绍还是怕大义名分的。

历史上袁绍在官渡之战前,也犹豫了半年左右找更充分的开战借口,最后就是拖到衣带诏爆发才开战的。

曹操虽然不知道这些尚未发生的事情,但他太了解袁绍的脾气了。

杨丑一死,这个死结反而暂时解开了。

曹操捋着胡子,原则上同意了郭嘉的设想,但也忍不住多追问了几句:“奉孝此招,想要暂时拖住袁绍几个月,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一直拖下去,则绝不可能。

眼下如果能争取到几个月,我军又该如何做,才能确保将来重新与袁绍开战时、实力对比明显扭转呢?

如果我们只是休养生息,练兵积谷、打造军械,那么这几个月就毫无意义。我们休养的同时,袁绍也在休养,他的人口田地比朝廷多那么多,时间可是站在袁绍那边的!”

对于曹操的这个顾虑,郭嘉倒是早有准备,

最新小说: 舍弟诸葛亮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靖难攻略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中世纪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