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谕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家伙有点倒霉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家伙有点倒霉(1 / 2)

其实完全不必强攻,只需等到天亮派一队人过去骗门就行。

驻守在猫儿关的陕西绿营压根不知道友军会“叛变”。

四川绿营突然向巴东出兵的“异动”情报,在湖广和四川两方心照不宣下淡化处理,以致陕西方面根本没有接到相关通报。

这就是三省联合会剿,却各负责一摊自成指挥体系的弊端。

一些重要情报若是被有意隐瞒,那彼此之间根本无法做到情报共享。

更休说这其中还涉及清廷内部派系之间的勾心斗角。

不断的胜利会让这些问题变得不成问题,不断的失败却会让这些问题不断被放大。

何况这夔东多了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个可以撬动局势的契机!

结果就是对防线右侧的四川绿营,陕西方面可以说是毫无防备之心,轻易就能被诈开营门。

不过此时离天亮至少还有一個多时辰,几千人伏在猫儿关附近很容易被人发现。

一旦猫儿关守军被惊动,再想诈开就基本不可能,等待突袭队伍的势必是一场硬战。

如此还不如趁夜强攻直取的好。

至少夜色能为突袭队伍提供最好的掩护,也能无限放大夜袭的威力。

不管什么时候,先发制人总能抢先一步。

在王五的部署下,两支队伍向猫儿关摸去。

无声无息,危险向守军步步逼近。

最先接近猫儿关的是王五部下曹迪威带领的一支百人队。

这支队伍同其它队伍不同,成员除头缠白布以为敌我标识外,竟是每人都穿有一件用树叶、青藤、树枝编织而成的“草衣”。

草衣是王五在路上心血来潮让人赶制的,因为这可以让队伍白天都不容易被敌军发现,更何况是深夜。

王五亲兵出身的曹迪威任务就是夺门,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大门。

另一支由狗剩指挥的队伍则是负责“远程攻击”,即以缴获的满洲大弓射杀营门及寨墙上的守兵,为夺门的队伍减轻压力。

之所以使用弓箭而不是火铳,是因为近距离攻击弓箭比火铳的准度更大,穿透也更有力。

火铳发射后形成的烟雾一时半会无法散去,也会让进攻方的视线受到遮挡。

由于地形原因,无法投入更多的队伍用于夺门。

猫儿关是一座依托山势修建的营寨,只有东边一座出口。

山道就在关口下方,往东是茅麓山,往西则是竹山,往南便是老木崆,往北是原始森林。

寨内地方很大,又三面临山,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故被陕西提督王一正作为大军粮草囤积地。

由于地处后方,加之周边明军的军寨都被扫空原因,猫儿关的守卫明显松懈,直至被突然射出的利箭连续击中数人发出惨叫声后,关内值守的营兵方才意识到敌袭。

然而已经迟了。

“上!”

见寨墙上的守兵被己方箭枝压制,一路贴着山脚顺着山道匍匐过来的曹迪威持刀跃起,向着营门猛冲而去,使出全身力气对着木头制成的营门砍去。

上百把大刀、长斧同时劈砍。

“敌袭,敌袭!”

“明军杀来了!”

“铛铛铛!”

关内守军的示警声与铜锣声交织在一起,既是尖利又是刺耳,让原本一片寂静的猫儿关瞬间大乱。

“放箭!”

狗剩指挥弓弩手不断朝寨墙放箭。

悬挂在营门上方的灯笼以及寨墙上每隔十步就插着的火把,让值守的营兵跟活靶子一样根本不敢探头,只得将脑袋缩在寨墙后拿盾牌顶在头上向后方不断告急。

偶有几个胆大的听见下方明军正在劈砍大门,也只是硬着头皮站起朝下放上一箭、或打上一铳就骨碌又蹲了下去。

哪里敢探出半个身子攻击下方的明军,那样跟送死没有区别。

“砍,快!”

曹迪威指挥所部拼命劈砍由一根根粗木制成的营门,视线内已经有守军从营房冲出拿着兵器慌张向营门赶来。

很乱,不时有营兵同自己人撞在一起,显然都被突然的敌袭惊破了胆,乱了阵脚。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粗木制成的大门终是被砍出数个可容人钻过的缺口。

“过去挡住他们!”

曹迪威二话不说提着长刀钻了过去,带着十几个钻过来的手下毫不畏惧朝对面正奔过来的守军冲了过去。

其他人或继续劈砍,或钻过去杀敌。

见己方有人突了进去,狗剩立时带着弓弩手抵近大门,一面压制两侧寨墙上守兵,一边分出人手帮助将木门彻底摧毁。

“不好,明军破门了!”

最先带人赶到的一名绿营哨官硬着头皮举刀向前方冲去,可看到对面挥舞而来的长刀,以及营门处黑压压正在破门的明军,这哨官竟瞬间失了胆气扭头往回跑。

不想却是同后面跟来的一名手下撞了个满怀,没等弄明白怎么回事胸口就传来钻心巨疼,继而如同被抽了筋般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李头,不关我的事,不关我的事”

望着扎在哨官胸口上的长刀,营兵丁四脸都

最新小说: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抗清 超时空史记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舍弟诸葛亮 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 中世纪崛起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靖难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