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谕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67章 调停诸国

第367章 调停诸国(1 / 4)

第367章 调停诸国

“叮铃…叮铃……”

“呜呜呜——”

海港,作为后世世界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这个时代的它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因为拥有海港对于一些没有支柱性产业的国家来说只会导致国家对外来商品过于依赖。

不过,如果是类似大明这样的宗主国,那依赖起来似乎也没有太大的负担,起码在东亚和东南亚是这样的。

当清晨的钟声和号角声响起的时候,大古剌那崭新的码头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

海港的码头上,几艘大船缓缓进入港口,缆绳扬起,水花四溅,海水泛着耀眼的光芒。

一网一网的鱼被拉拽上岸,每艘船所带来的鱼获都有上万斤。

这些鱼被穿着当地服饰的百姓处理,然后用昂贵的盐炮制为咸鱼,最后挂起来晾晒。

在码头的一侧,由于政策的放开,以往只能穿粗布麻衣的商人也换上了绢衣。

一个月前,他们跟随下西洋的舰队进入了东小西洋,并在访问了亚齐国后北上,来到了大明的大古剌宣慰司,在这里开始贸易一些价值不算高的货物。

由于王族能力不足,因此国家宫廷政变频繁,国内外战事不断。

“不了,你这地方贫瘠,养不了那么多大军。”郑和摇摇头回绝,却又怕打击道罗娑陀利,故此安慰道:

“朝廷要驻扎五千六百人,这五千六百人的兵马关键时刻能保护勃固,也能维持航道通畅,你只需要老老实实负责陆地的治理就行,海上交给朝廷。”

“是……”罗娑陀利频频点头,郑和见状也在简单寒暄几句后回到了西海卫的卫城之中。

对于罗娑陀利来说,这两千贯的税收足够养兵四百。

“只要大古剌还存在一天,那大古剌就始终是朝廷的臣子。”

这位口中不断赞扬大明朝的,便是大古剌宣慰使司的宣慰使罗娑陀利。

“我说过,朝廷带给你们的,只会是文明与知识、繁荣,你觉得呢?”

在他们的来来往往中,大古剌码头变得更加热闹,而这一幕都被不远处一座哨塔上的众人看在了眼里。

事实证明,罗娑陀利的选择没有错。

正因如此,罗娑陀利才会接受大明册封,宁愿从国王降为大明大古剌宣慰使司的世袭宣慰使,也要加入大明的体系之中。

西海卫的卫城用混凝土与石砌而成,毕竟石灰石和铁矿粉这玩意许多地方都有,想要制作现成的水泥不算特别困难。

郑和一边走下哨塔,一边与罗娑陀利交代着一切,同时还开口道:“朝廷已经在北边的蛮莫修建了船坞,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就能直接沟通云南都司。”

罗娑陀利心里也十分担心日后官军会俘虏自己去南京,不过一想到自己所面对的局势,他想了想还是宁愿相信大明,也不相信北边的缅族和东南边的泰族。

经济上,郑和率领部分军队与当地民夫修建大古剌港,并设置大明海军都督府治下西海卫城。

这还仅仅只是经济方面,最让罗娑陀利高兴的,还是明军到来后的军事稳定方面。

“朝廷的西海卫在此设立后,你可以让治下百姓种植朝廷的稻种,每年贩卖给西海卫的官兵们获利。”

在国家开创的早期,孟族还能向外征讨,但随着移民不断涌入国内,加上统治者本身能力不足,因此勃固国内政局不稳,土匪猖獗,甚至有王子被掸族移民刺杀的事情发生。

当郑和带着部分军队为大古剌建设港口时,陈瑄已经带领大队兵马出没在大古剌境内,将山匪、蛮寇消灭的同时,也向各国传递着消息,那就是大古剌宣慰司是大明三宣六慰体系下的重要成员。

正因如此有着诸多利益,因此郑和才会如此扶持大古剌,而罗娑陀利也才会如此热切的欢迎朝廷舰队的到来。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联系西海卫,如果西海卫做不了主就联系云南都司,毕竟三宣六慰归云南都司管辖。”

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勃固,却连披甲的两千士兵都拿不出来,这让勃固难以应对南北问题。

在西海卫的护卫下,大古剌港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罗娑陀利则是可以凭借船舶费来充实大古剌宣慰使司经济。

当然,这是理想中状态,但即便无法达到,大古剌每年也能收取不少于两千贯的船舶税。

西海卫城的城墙高一丈三尺,宽八尺,周长二里,目前还有三分之二在建。

大古剌的特产有象牙、香料、木料等东西,自然是不缺商人前来,所以两者相加之下,下西洋舰队的到来,给大古剌带来的经济利益足有数千贯。

在一个月前,当明军抵达大古剌港口后,郑和立马召见了罗娑陀利,并在了解大古剌情况后与陈瑄商议如何帮助罗娑陀利稳定大古剌政局。

有大古剌这个马仔在,缅甸及麓川、八百大甸等地一旦冒出野心家,就需要面对来自明军的南北夹击,这让本就没有太多战略纵深的三宣六慰诸多土司不得不老实下来。

西海卫外立城墙,内设仓库、民居、校场,贮藏钱粮,集中货物,以备整理转运。

最新小说: 亮剑:每个兵都了不起 舍弟诸葛亮 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抗清 靖难攻略 中世纪崛起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超时空史记